百科查询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首页 >实时热点 >文化 > 中元节的放河灯习俗是如何传入日本的?

中元节的放河灯习俗是如何传入日本的?

0次浏览 | 2025-09-07 09:50:31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回答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中元节的放河灯习俗是随着盂兰盆节一同传入日本的,其传入过程与中日文化交流密切相关。据记载,日本在飞鸟时代(592年-710年)的推古天皇十四年(606年),就有“四月八日和七月十五日设斋”的记载,这是日本关于盂兰盆节最早的记录,当时虽未出现“盂兰盆节”一词,但已有相关的祭祀活动。到了齐明天皇三年(657年),在奈良飞鸟寺西边制造了须弥山像,并举行了盂兰盆会。此后,天皇又召集群臣在寺院中诵读并讲授《...

详细内容

  • 01
    中元节的放河灯习俗是随着盂兰盆节一同传入日本的,其传入过程与中日文化交流密切相关。

    据记载,日本在飞鸟时代(592 年 - 710 年)的推古天皇十四年(606 年),就有 “四月八日和七月十五日设斋” 的记载,这是日本关于盂兰盆节最早的记录,当时虽未出现 “盂兰盆节” 一词,但已有相关的祭祀活动。到了齐明天皇三年(657 年),在奈良飞鸟寺西边制造了须弥山像,并举行了盂兰盆会。此后,天皇又召集群臣在寺院中诵读并讲授《佛说盂兰盆经》,还命令宫廷内部准备盂兰盆节的贡品,标志着盂兰盆节逐渐被皇室认可并推广。

    唐朝时期,佛教兴盛,中日两国交往频繁,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来到中国,他们目睹了中国盂兰盆节的盛况,其中就包括放河灯等习俗。这些遣唐使将盂兰盆节的相关文化带回日本,最初在寺院中传播,主要是供养十方众僧、为过世的父母祈福等佛事活动。后来,盂兰盆节逐渐与日本本土的风俗习惯和信仰追求相融合,从单纯的祭祖活动变为被民众认可的节日,放河灯等习俗也随之在日本民间流传开来。

    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农历,统一使用新历,盂兰盆节也随之改为每年的阳历 8 月 15 日前后,放河灯的时间也相应改变,但仍有部分地区仍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后举办。经过千余年的发展,放河灯已成为日本盂兰盆节中极具象征意义的活动,人们会把点燃的灯笼放入河川,让它们随着流水漂向江海,以寄托对先祖的思念。
中国的小行星撞击实验和美国的有何不同?
中国的小行星撞击实验和美国的主要有以下不同:目标选择:美国DART任务的目标是双小行星系统中的迪莫弗斯(Dimorpho...
美国撞击的小行星的尺寸是多少?
美国撞击的小行星是迪莫弗斯(Dimorphos),其直径约为160米。迪莫弗斯是双小行星系统中的小天体,它围绕着直径约7...
中国计划在何时进行小行星撞击实验?
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后进行小行星撞击实验。根据中国近地小行星防御的发展蓝图,计划在2030年实现一次对小行星的动能撞击...
中国规划撞击的小行星尺寸是多大?
中国规划撞击的小行星初步明确为2015XF261,其直径约为34.3米。2023年,中国深空探测实验室系统研究院院长陈琦...
中国为什么要撞击小行星?
中国规划撞击小行星主要有以下原因:防御地球免受小行星撞击威胁:近地小行星撞击被联合国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二十大灾难之首。历...
中国规划撞击小行星最新消息
根据2025年9月4日至5日召开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透露的消息,中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
白露时节,农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低温早霜的风险?
应对白露时节的低温早霜风险,核心是**“提前预警、主动防护、精准施策”**,针对不同作物和低温强度,采取物理、化学或栽培...
白露节气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
白露节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核心是**“温差增、降水减、光照足”**的气候特征,既为秋收作物提供了关键成熟条件,也对秋播作...
详细介绍一下“收清露”习俗的具体操作方法
古人“收清露”的操作方法,核心是“趁晨取净露”,步骤讲究顺应天时、注重洁净,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体现了对自然之物...
介绍一下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
白露节气的传统习俗,多围绕“顺应时节、养生祈福”展开,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感知,也蕴含着对健康、丰收的期许,核心可归...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百科查询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22 www.chaxunla.com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16000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