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查询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首页 >健康养生 >心理健康 > 高温天气除了会导致抑郁症,还会引起哪些心理问题?

高温天气除了会导致抑郁症,还会引起哪些心理问题?

0次浏览 | 2025-09-04 13:13:37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回答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高温天气除了诱发“高温抑郁症”,更常见的是通过影响生理状态,加剧或引发情绪失控、焦虑感及认知功能下降等心理问题,本质是环境压力对心理调节能力的短期冲击。1.最直接:情绪易怒,“情绪中暑”高发高温最典型的心理影响是“情绪中暑”(也称夏季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控制能力下降,具体有3个核心特征:易怒易烦躁: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吵架,对他人的容忍度显著降低,事后常感到后悔。这是因为高温使大脑前额叶(负责...

详细内容

  • 01
    高温天气除了诱发 “高温抑郁症”,更常见的是通过影响生理状态,加剧或引发情绪失控焦虑感认知功能下降等心理问题,本质是环境压力对心理调节能力的短期冲击。

    1. 最直接:情绪易怒,“情绪中暑” 高发

    高温最典型的心理影响是 “情绪中暑”(也称夏季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控制能力下降,具体有 3 个核心特征:

    • 易怒易烦躁:一点小事就容易发脾气、吵架,对他人的容忍度显著降低,事后常感到后悔。这是因为高温使大脑前额叶(负责情绪控制)活跃度下降,杏仁核(负责情绪冲动)更易被激活。
    • 情绪易 “两极跳”:可能前一秒还平静,下一秒因闷热、排队等小事突然烦躁,或因身体疲惫迅速陷入低落,情绪稳定性大幅下降。
    • 缺乏耐心:做事情容易着急、半途而废,比如看视频没耐心看完、工作时无法集中精力处理复杂任务,总希望 “快点结束”。

    2. 最普遍:焦虑感加重,伴随 “莫名担忧”

    高温会通过 2 个途径放大焦虑情绪,尤其对本身易焦虑的人群影响更明显:

    • 身体不适引发焦虑:高温导致的头晕、心慌、出汗多等身体症状,会让大脑误以为 “处于危险中”,进而触发焦虑反应,表现为 “总担心自己身体出问题”“怕中暑、怕生病”。
    • 对 “失控感” 的焦虑:高温下出行不便、计划易被打乱(如堵车、停电),或因闷热难以入睡、食欲差,会让人觉得 “生活节奏失控”,进而产生焦虑,比如 “担心明天上班迟到”“怕晚上又睡不着”。

    3. 最易被忽视:认知功能下降,“脑子变笨”

    高温会间接影响大脑功能,导致认知层面的心理困扰,常被误认为 “状态差”,具体表现为:

    • 注意力难集中:看书、工作时容易走神,眼神飘移,需要反复读一段文字才能理解,注意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 记忆力下降:容易忘事,比如忘记带钥匙、记不清刚说过的话,或难以记住新信息(如工作中的数据、待办事项)。
    • 决策能力变弱:面对选择时容易犹豫、纠结,难以快速做出判断,甚至会回避需要决策的事情(如 “先不买了,等凉快再说”)。

    总结

    高温引发的心理问题,核心多是短期、环境诱发的情绪或认知波动,通常随气温下降、身体舒适感恢复而缓解。若这些问题持续超过 1-2 周,或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如频繁吵架、无法完成基本任务),建议像应对 “高温抑郁症” 一样,及时通过调整作息、简化任务缓解,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每日情绪调节清单
每日情绪调节清单一、晨间预防(5分钟,避免情绪“早高峰”)醒来后先做3次“腹式呼吸”:双手放在肚子上,吸气时感受肚子鼓起...
除了“3秒呼吸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调节情绪?
除了“3秒呼吸法”,快速调节情绪的核心是通过“身体动作”或“注意力转移”,打断当下的负面情绪循环,推荐3个简单易操作、1...
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高温天气导致的心理问题?
缓解高温导致的心理问题,核心是先解决生理上的“热不适”,再通过简单行动调节心理状态,无需复杂方法,关键在“即时降温”和“...
高温天气除了会导致抑郁症,还会引起哪些心理问题?
高温天气除了诱发“高温抑郁症”,更常见的是通过影响生理状态,加剧或引发情绪失控、焦虑感及认知功能下降等心理问题,本质是环...
“高温抑郁症”是什么?
“高温抑郁症”并非医学上的正式诊断,而是指高温天气通过影响生理状态(如睡眠、食欲、激素水平)和心理感受(如烦躁、压抑),...
高温抑郁症
WHO将高温抑郁症列为新型气候相关疾病。我国长江中下游、福建等高温高湿地区风险突出。2025年福建夏季抑郁症就诊量增38...
家庭微塑料规避清单
家庭微塑料规避清单一、厨房场景饮水相关:停用塑料瓶装水,更换为304/316不锈钢保温杯、高硼硅玻璃水杯;安装RO反渗透...
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如何避免摄入塑料微粒?
避免摄入塑料微粒的核心是减少塑料接触和替代塑料用品,从饮食、日常用品、生活习惯三个关键场景入手,可落地性强且效果直接。一...
塑料微粒的危害
塑料微粒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其危害主要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体如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发...
微塑料可入脑,健康风险需警惕
全球科学期刊《自然》研究证实,微小塑料颗粒可通过饮食、呼吸等途径,在48小时内穿越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全球超90%人群日...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百科查询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22 www.chaxunla.com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16000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