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查询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首页 >健康养生 >养生 > 长期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排除消化不良后,别忘了检查胰腺

长期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排除消化不良后,别忘了检查胰腺

0次浏览 | 2023-05-24 16:27:55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回答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56岁的张女士,肚子疼肚子胀的现象已经有一年多了,尤其是每次吃完饭后,腹胀恶心的现象就比较明显,有时候还会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的现象。
她以为是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了,就自己买了一些促进消化的药吃了,但是吃了好久也不见效果。还是三天两头会出现肚子痛肚子胀的情况。
家人带着她去医院检查了胃镜,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一个胃炎。前几天张女士因为吃了一个哈密瓜,导致第二天腹部距离疼痛,不得己赶紧去医院急诊。
这次医生安排她检查了一个腹部B超后,发现胰腺处有个肿瘤,又紧急安排了腹部CT检查,医生怀疑可能是胰腺癌。如果长期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别忘了检查胰腺。

详细内容

  • 01

    症状一:腹痛。很多的原因和疾病都会引起腹痛,当胰腺出现病变的时候,也会造成腹痛。一开始可能只会出现不明显的钝痛,每次时间也不长,所以很多患者就没在意。
    主要是因为胰腺的癌肿堵塞了胰腺导管,分泌的胰液就不能顺畅地排到十二指肠,这时胰腺导管里的压力就会增大,进而就会出现腹痛的现象。
    一直发展下去,甚至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腰部,出现腰酸背痛的现象,甚至有些人的腹痛在夜间还会有加剧的现象。

  • 02

    症状二、食欲不振、腹胀、腹水。因为胰腺处有肿瘤的话,就会影响到正常的胰液排出,进而会影响到正常的消化,患者就会感觉食欲不振,甚至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现象,甚至还觉得腹胀难受等。
    当胰腺癌的病变引起了腹膜的浸润,甚至还会造成腹水的现象,因为癌细胞会不断扩散到身体的其他地方。
    所以出现这些现象的时候,患者应该及早地检查胰腺,及早发现疾病,合理地进行治疗。

  • 03

    症状三:体重突然减轻很多。如果在没有减肥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消瘦,一下了瘦了很多,就要当心体内有肿瘤出现的可能性。
    因为癌细胞不断地生长繁殖,需要消耗人体很多的能量。人体原本储存的脂肪和蛋白质都被很快被消耗掉,所以胰腺癌患者也会在短时间内很快消瘦。

  • 04

    因为胰腺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死亡率也很高,所以及早发现不适,一定要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
    1、腹部超声。可以定期的进行检查腹部超声,超声是可以发现胰腺处2厘米以上的肿瘤,而且还能查到胰腺导管有没有扩张,胆囊以及胆管有没有扩张的情况。
    2、腹部ct或核磁共振。ct可以清楚地看到胰腺以及周边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到胰腺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还可以发现1厘米左右的肿瘤。

  • 05

    诊断可以达到98%左右,所以胰腺疾病的患者,可以及时做腹部的ct进行疾病的确诊。
    如果ct不能确定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腹部核磁共振的检查,对于更小的肿瘤也可以检查出。

淋巴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
淋巴瘤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核心是通过“主动掌控情绪、建立支持系统、聚焦可控小事”缓解焦虑,以下是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淋巴瘤能治愈吗?
淋巴瘤能否治愈,核心取决于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规范性,部分类型和早期患者可实现根治,晚期或特定亚型则以长期控制为主。一、...
淋巴瘤各分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不同?
淋巴瘤的治疗方案需结合分期、病理类型(如霍奇金淋巴瘤H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身体状况综合制定,核心差异在于治疗...
淋巴瘤的分期
淋巴瘤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侵犯的范围和淋巴结受累情况,通常采用国际分期标准AnnArbor分期系统,将淋巴瘤分为四期。具体...
保持均衡饮食对于预防淋巴瘤有多重要?
保持均衡饮食并非预防淋巴瘤的“决定性因素”,但它是降低淋巴瘤风险的重要辅助环节,通过支撑整体健康(尤其是免疫功能)和减少...
哪些食物可以预防淋巴瘤?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直接“预防”淋巴瘤,不存在吃某种食物就可以避免患病的情况。不过,选择健康的食物、保持均衡饮食,能通...
预防淋巴瘤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预防淋巴瘤无绝对方法,但通过优化生活方式可降低风险,核心是增强免疫功能、避免明确致病因素暴露,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淋巴瘤的形成原因
淋巴瘤的形成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感染、环境及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淋巴细胞发生异...
淋巴结肿大,不痛才危险
我国淋巴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淋巴结肿大虽常见,但良性多伴疼痛,如感冒后颈部肿大,恶性(如淋巴瘤)常...
偶发性室性早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饮食问题?
偶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饮食管理核心是**“减少心脏刺激、维持整体心血管健康”**,无需过度忌口,但需规避明确可能诱发早搏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百科查询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22 www.chaxunla.com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202511202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