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查询网经验知识百科全书!
首页 >母婴教育 >育儿 > 当心!奶瓶喂养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完美”

当心!奶瓶喂养可能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完美”

0次浏览 | 2023-04-17 09:07:55 更新
来源 :互联网
最佳回答
本文由作者推荐

简要回答

 利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来,再装进奶瓶来喂养,省时又省力,全家可以一起参与其中,对宝宝成长更有好处!

真相
有一种蛀牙叫做奶瓶龋
很多人都知道,蛀牙是慢性病,通常在某一时间段内仅侵害个别易感牙齿。

然而,蛀牙也有发展迅速的情况,往往让人措手不及。这其中,就有一种好发于儿童的蛀牙,严重时可以使大量乳牙在短期内发生蛀牙。这种蛀牙有很多名称,如奶瓶龋(BBC)、儿童早期龋(ECC)等等。
BBC是指6岁及以下儿童的任何乳牙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因蛀牙而龋坏、缺失或填补的牙面。虽然这种蛀牙可以发生于任何乳牙,但受影响最严重的往往是上颌乳切牙和第一乳磨牙,其次是第二乳磨牙和乳尖牙,这与牙齿萌出的顺序有关。
从奶瓶龋这个名称不难看出,奶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脱不了干系。具体来说,不论奶瓶中装的饮料是什么——母乳、牛奶、配方奶或果汁,频繁和长时间的奶瓶喂养(尤其是在夜间唾液流量减少的时候),都与BBC有很大关系。
这主要与宝宝含着奶瓶的方式和时间有关,有时候有些小宝宝会抱着奶瓶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奶瓶中的液体会更久浸泡小宝宝的牙齿,其中的养分会让致龋菌迅速繁殖,导致奶瓶龋。
从预防蛀牙的角度讲,即使是母乳,奶瓶喂养的蛀牙风险也较大。
通过荟萃分析研究发现,与奶瓶喂养相比,传统的母乳喂养对预防BBC更有效。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南建议,对所有婴幼儿而言,应鼓励将传统的母乳喂养作为唯一喂养方式坚持至少6个月,并将其作为补充喂养方式坚持到2岁。
值得注意的是,蛀牙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喂养方式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要确保婴幼儿不蛀牙,还需要家长做多方面努力,比如及时清洁牙齿、适时使用含氟牙膏、按时做窝沟封闭等。此外也有研究认为,即使采取传统的母乳喂养方式,频繁哺乳、吃夜奶或哺乳超过一年,也是会增加BBC风险的。

奶瓶喂养可能与错颌畸形发生有关
口腔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虽然遗传因素是主要因素,但吮吸、呼吸、咀嚼、吞咽、说话等因素也都会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就吮吸活动而言,有非营养性吮吸和营养性吮吸之分。使用安抚奶嘴、吮手指为非营养性吮吸,而传统的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过程中的吮吸则为营养性吮吸。

然而,传统的母乳喂养与奶瓶喂养的吮吸机制并不相同,可能存在以下差异:
① 传统的母乳喂养需要婴儿通过舌头与面部肌肉协同作用主动从母亲的乳房中挤出奶水;而奶瓶喂养则不需要婴儿花太大力气就可以喝到奶水,因此后者对相应器官的功能刺激不足;
② 传统的母乳喂养可以通过密集的口腔颌面部肌肉活动促进颌面部系统协调发育,且该过程中的主动吮吸运动可以促进嘴唇充分闭合以及舌头在静息状态下处于适当位置;
③ 传统的母乳喂养可以促进生理性鼻呼吸并避免口呼吸,有助于预防错颌的发展和口腔不良习惯的养成;而奶瓶喂养很可能是错颌和口腔不良习惯(非营养性吮吸等)的病因和促进因素。
④ 奶瓶喂养的奶嘴具有特定形状,且材质较硬,这些特征可能对口腔造成非生理性压力,会限制腭的正常横向发育,由此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因此现有研究认为,传统的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牙列或混合牙列的某些类型错颌畸形的发病率,且其预防畸形的效果与喂养的持续时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至少6个月甚至到1岁)。

由此可见,新式母乳喂养虽然完美地保留了传统母乳喂养的诸多优势,同时也轻松地解决了职场妈妈兼顾正常上班与孩子吃母乳的问题,但从牙病预防的角度看,还是略显逊色。所以,要真正发挥母乳喂养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是传统的母乳喂养方式更靠谱!真正的母乳喂养不只是给婴儿吃母乳,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特定的喂养方式。
因此,建议所有新手妈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传统的母乳喂养方式哺育孩子。当然,如果客观条件确实存在困难,只能采用新式母乳喂养,妈妈们也无需太过担心,只要多多留意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如及时拿走奶瓶、清洁牙齿等),定期接受口腔专科检查就好啦。

 

 

详细内容

  • 01

     

     

    简要回答

    利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来,再装进奶瓶来喂养,省时又省力,全家可以一起参与其中,对宝宝成长更有好处!
    真相
    有一种蛀牙叫做奶瓶龋
    很多人都知道,蛀牙是慢性病,通常在某一时间段内仅侵害个别易感牙齿。

    然而,蛀牙也有发展迅速的情况,往往让人措手不及。这其中,就有一种好发于儿童的蛀牙,严重时可以使大量乳牙在短期内发生蛀牙。这种蛀牙有很多名称,如奶瓶龋(BBC)、儿童早期龋(ECC)等等。
    BBC是指6岁及以下儿童的任何乳牙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因蛀牙而龋坏、缺失或填补的牙面。虽然这种蛀牙可以发生于任何乳牙,但受影响最严重的往往是上颌乳切牙和第一乳磨牙,其次是第二乳磨牙和乳尖牙,这与牙齿萌出的顺序有关。
    从奶瓶龋这个名称不难看出,奶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脱不了干系。具体来说,不论奶瓶中装的饮料是什么——母乳、牛奶、配方奶或果汁,频繁和长时间的奶瓶喂养(尤其是在夜间唾液流量减少的时候),都与BBC有很大关系。
    这主要与宝宝含着奶瓶的方式和时间有关,有时候有些小宝宝会抱着奶瓶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奶瓶中的液体会更久浸泡小宝宝的牙齿,其中的养分会让致龋菌迅速繁殖,导致奶瓶龋。
    从预防蛀牙的角度讲,即使是母乳,奶瓶喂养的蛀牙风险也较大。
    通过荟萃分析研究发现,与奶瓶喂养相比,传统的母乳喂养对预防BBC更有效。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指南建议,对所有婴幼儿而言,应鼓励将传统的母乳喂养作为唯一喂养方式坚持至少6个月,并将其作为补充喂养方式坚持到2岁。
    值得注意的是,蛀牙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喂养方式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要确保婴幼儿不蛀牙,还需要家长做多方面努力,比如及时清洁牙齿、适时使用含氟牙膏、按时做窝沟封闭等。此外也有研究认为,即使采取传统的母乳喂养方式,频繁哺乳、吃夜奶或哺乳超过一年,也是会增加BBC风险的。

    奶瓶喂养可能与错颌畸形发生有关
    口腔颌面部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虽然遗传因素是主要因素,但吮吸、呼吸、咀嚼、吞咽、说话等因素也都会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就吮吸活动而言,有非营养性吮吸和营养性吮吸之分。使用安抚奶嘴、吮手指为非营养性吮吸,而传统的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过程中的吮吸则为营养性吮吸。

    然而,传统的母乳喂养与奶瓶喂养的吮吸机制并不相同,可能存在以下差异:
    ① 传统的母乳喂养需要婴儿通过舌头与面部肌肉协同作用主动从母亲的乳房中挤出奶水;而奶瓶喂养则不需要婴儿花太大力气就可以喝到奶水,因此后者对相应器官的功能刺激不足;
    ② 传统的母乳喂养可以通过密集的口腔颌面部肌肉活动促进颌面部系统协调发育,且该过程中的主动吮吸运动可以促进嘴唇充分闭合以及舌头在静息状态下处于适当位置;
    ③ 传统的母乳喂养可以促进生理性鼻呼吸并避免口呼吸,有助于预防错颌的发展和口腔不良习惯的养成;而奶瓶喂养很可能是错颌和口腔不良习惯(非营养性吮吸等)的病因和促进因素。
    ④ 奶瓶喂养的奶嘴具有特定形状,且材质较硬,这些特征可能对口腔造成非生理性压力,会限制腭的正常横向发育,由此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因此现有研究认为,传统的母乳喂养可以降低乳牙列或混合牙列的某些类型错颌畸形的发病率,且其预防畸形的效果与喂养的持续时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至少6个月甚至到1岁)。

    由此可见,新式母乳喂养虽然完美地保留了传统母乳喂养的诸多优势,同时也轻松地解决了职场妈妈兼顾正常上班与孩子吃母乳的问题,但从牙病预防的角度看,还是略显逊色。所以,要真正发挥母乳喂养得天独厚的优势,还是传统的母乳喂养方式更靠谱!真正的母乳喂养不只是给婴儿吃母乳,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特定的喂养方式。
    因此,建议所有新手妈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传统的母乳喂养方式哺育孩子。当然,如果客观条件确实存在困难,只能采用新式母乳喂养,妈妈们也无需太过担心,只要多多留意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如及时拿走奶瓶、清洁牙齿等),定期接受口腔专科检查就好啦。

     


胎宝知道孕妈在熬夜吗 专家告诉你答案 看谁以后还敢再熬夜
研究表明,孕晚期胎儿的听觉系统已经发育成熟。夜间母亲的话语及外界的噪音都会影响胎儿的睡眠,尤其是发育较快的胎儿。此外,胎...
宝宝几个月最难带?这5个阶段妈妈最辛苦,附上应对方法
导语“宝宝不哭不闹,乖乖吃奶,吃饱就睡。”,是很多新手爸妈对于宝宝的愿望,他们以为自家娃是天使宝宝,没想到是一个睡渣宝宝...
宝宝胆小,也暗示这一消息,很多妈妈不知道
宝宝成长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行为和身体信号。这些信号是宝宝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的反映,也是家长了解宝宝情况的重要途径。其中,...
“慈母严父”和“慈父严母”哪种搭配最完美 许多家长都做错了
“慈母严父”和“慈父严母”相互搭配。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育儿观:“慈父严母”。在这种育儿方式下,父母都扮演了慈爱和严厉...
“爱哭鬼”和“忍着不哭”的娃 18年后3个差距明显 家长要重视
孩子们在遇到困难、伤心、疼痛和委屈时,也需要释放情绪和得到安慰。如果家长强行命令孩子不准哭,那么孩子会将负面情绪压抑在内...
孩子放学后 先玩还是先写作业 顺序不对 影响专注力和学习效率
孩子放学回家后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玩耍,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问题。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具体安排。1.对...
孩子看一眼“某人”就大哭 是老人说的玄学吗 这个真相要了解
不是玄学,不要相信玄学,而是要帮孩子找到原因。养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挑战,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们可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
“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的孩子,有哪些差异?看完有个底
宝宝出生后妈妈们就要面临喂养的问题,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喂养,都有很多妈妈在经历,当然了不同的喂养方式面临的问题都...
宝宝出生时“几斤几两”,暗示智商的高低?医生:最佳标准在这里
刘大妈今年50岁了,她的媳妇已经怀孕7个多月,眼看家里就要添丁,把她乐得每天都笑眯眯的。刘大妈每天精心照料媳妇,媳妇和她...
孕妇怀胎十月 内脏都快被挤没了 一张图让你读懂“母亲的伟大”
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孕妇的关注和关心越来越多。对于很多准妈妈来说,孕期的变化还是比较陌生的。因此,了解孕期的变...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百科查询网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22 www.chaxunla.com All Right Reserved 闽ICP备160004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