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 01
万恶淫为源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出自清代著作《围炉夜话》。意思是:怀中常抱着仁孝之心,那么天下任何不正当的行为,都不会忍心去做,所以,孝是一切行为中应该最先做到的;一个人心中一旦起了邪曲的淫恶之念,那么平常很不愿做的事,也不难做出来,所以,淫是一切罪恶行径的开始。
仁孝,历来被视为中国人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古人向来把‘仁孝“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首要地位。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向来把“仁孝”作为理家治国的根本。
孔子曾把“仁”作为治国思想,在《论语》中,“仁”共计出现109次,孔子还用弟子及他人问“仁”的现象特别多,表明孔子及其弟子对“仁’的重视。孔子还用理论道德的恭、宽、信、敏、惠等概念来说明仁政,把个人群体化,把伦理政治化。“孝”亦是如此。
《中庸》篇中孔子曾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之事者也。”意思是说,孝就是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继续先人的事业。其后的相传孔子口授给曾参而由曾参写录成书的《孝经》,更是将“孝”理论化和系统化,如《孝经》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将孝称之为“至德要道”,可使人民和睦,上下无怨。《孝经》又认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认为不孝是“大乱道”,“罪莫大于不孝”。孟子也说:“立爱自亲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故孝被奉为百行之先,众善之源。历代统治者都把“仁孝”作为治国之本。古代封建社会的仁孝理念,虽有其局限性,如果抛却其糟粕,仁孝仍具有现实意义,它对于人们的道德规范起到了积极的向导作用有利于家庭的和睦的社会的稳定。邪恶和淫乱,是历来为世人所不齿的,尤其是邪恶的淫乱之心可以说是一些恶行产生的根源。古人把淫乱视为最忌讳、最鄙视、最丑恶的行为,并将之列为万恶之首。古人的这种观念,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人们一旦起了淫乱的邪念,再加上外在的不良诱惑,如果自身的意志力不够坚强的话,就有可能将淫乱的邪念付诸实施,由淫念变为淫行,这样就会容易破坏别人家庭的幸福,也容易导致其他犯罪事件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所以世人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杜绝淫乱的邪念,才能防止损德败行事情的发生几率,减少违法和犯罪事件的发生,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点击排行
- 2 排行
- 3 排行
- 4 排行
- 5 排行
- 6 排行
- 7 排行
- 8
卖了6年家具,从不推荐顾客选这4种床,舒适度太差,都是经验!
排行 - 9
新家入住一年,庆幸自己断舍离了这些“鸡肋物品”,建议趁早舍弃
排行 - 10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