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答
详细内容
- 01
皮肤分为:
(1)表皮:无血管、无神经末梢,有再生能力。
(2)真皮:有血管、有神经,没有再生能力。真皮里有胶原纤维,产生胶原蛋白,具有修复功能,但修复功能较弱,不能修复较大或较深的伤口。
(3)皮下组织:含大量脂肪层,动静脉及末梢神经。
(4)全身皮肤厚度不同,大致在0.5—4mm,眼睑处最薄,手脚掌处最厚。 - 02
表皮:分为皮脂膜、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 03
(1)酸性保护膜(皮脂膜):在表皮的上面一层,医学上称为界面活性剂,是由汗腺分泌的汗水和皮脂腺分泌的油脂乳化而成的,呈弱酸性PH4.5—6,可保护皮肤,防止水分入浸和流失。可预防过敏,防止细菌感染。皮肤PH值不平衡时,皮肤就很容易过敏,形成敏感性皮肤。PH是一个酸碱度量值,PH值=7时呈中性,PH值>7呈碱性,PH值<7呈酸性。
(2)角质层:表皮最上面的一层,俗称死皮、皮屑,由无核扁平死细胞构成,是一种角化的蛋白,可保护肌肤不受异物浸入和污染,防止水分流失,维持表皮弹性,防止细菌入浸及污染,帮助皮脂膜的再造。具有酸碱综合功能。角质层中保有15%--20%的水分时,皮肤呈最理想状态。
(3)透明层:由排列紧密的扁平无核透明细胞构成,不易止污去垢。一般存在于手和脚掌(茧),有保护作用,可以用补充水分及VA、VE,补充蛋白质、胎盘素的方法来改善它。
(4)颗粒层:是成熟的核细胞,是角质的先驱,新生细胞在这里开始退化。常温下呈封闭状态,防止水分和细菌的入侵,在较高温度下(如按摩、蒸脸、毛巾热敷)会自动产生裂隙,帮助营养的吸收和废物的排出。
(5)晶体角质:附着在颗粒层上,对日光和紫外线有折射作用。遇盐、碱或曝晒下其抵抗力减弱。
(6)有棘层:表皮最厚一层,由游离状的棘状细胞构成,由新生表皮细胞变化而成,有很强的生命力。控制表皮之间营养输送,靠细胞间的淋巴液进行输送,这些细胞间的淋巴液和真皮内的淋巴管相通,并和血管内的血液有相互的关系。
(7)基底层:基底层和有棘层合称种子层,是新生细胞和色素母细胞的起源,是表皮唯一能进行有丝分裂的一层。每产生10个新生细胞就有一个色素母细胞,色素母细胞分泌色素(决定肤色、毛发、眼球色泽、抵抗紫外线)。 - 04
真皮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及其产生的纤维、基质构成,并有血管、淋巴管、神经、皮肤附属器及其他细胞成分。
- 05
1.纤维
(1)胶原纤维:是真皮纤维中的主要成分,由直径为70~140nm的胶原原纤维聚合而成,其直径2~15μm,多呈束状。
(2)网状纤维:是幼稚、纤细的未成熟胶原纤维,直径0.2~1.0μm,仅见于表皮下、皮脂腺、毛细血管、毛囊及汗腺周围。
(3)弹力纤维:由微原纤维和弹力蛋白构成,直径1~3μm,呈细束,多与胶原纤维交织缠绕。
2.基质
是由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黏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构成,即蛋白多糖,充填于胶原纤维及纤维束间隙和细胞间,具有亲水性。
3.细胞
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其次为肥大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噬色素细胞等,还有少量淋巴细胞和白细胞。 - 06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是皮肤以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连接皮肤与肌肉,常称为浅筋膜。皮下组织介于皮肤与深部组织之间,使皮肤有一定的可动性。皮下组织的厚度因个体、年龄、性别、部位、营养、疾病等而有较大的差别,一般以腹部和臀部最厚,脂肪组织丰富。眼睑、手背、足背和阴茎处最薄,不含脂肪组织。
- 07
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其上接真皮,下与筋膜、肌肉腱膜或骨膜相连。脂肪细胞胞浆透明,核偏于细胞内缘。脂肪细胞聚集形成一级小叶,许多一级小叶构成二级小叶,二级小叶周围有纤维间隔或称小梁。脂肪间隔中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等。